整个乳腺癌患者群体中,超过2/3会表现为激素受体阳性,这类肿瘤的生长、存活和进展依赖雌激素受体表达及其同源配体雌激素。因此,雌激素或者孕激素受体阳性,代表患者可以接受内分泌治疗,并从中获益。内分泌治疗通常会持续5到10年。 下面,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,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方式、药物种类和作用特点。 先来打个比方,每个激素受体阳性的癌细胞上面都有一把锁,叫雌激素受体。而血液会把很多把叫做雌激素的钥匙运过来,这钥匙打开锁以后,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癌细胞就疯狂的复制、生长。 这其中有三个要素,第一是锁,就是雌激素受体,第二是钥匙,就是雌激素,第三就是开锁的过程。目前市面上一共有3类内分泌治疗药物,就是针对这三个要素。 不知道如果让大家来选,您会选择先针对哪个要素?哈哈,想必大家都猜到了,就是开锁的过程,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新冠防控一样,切断传播途径往往要比控制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稍微容易那么一点。所以,最先上市的第一类,就是针对开锁环节的,也就是大家相对熟悉一点的Tamoxi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他莫昔芬、雷洛昔芬和托瑞米芬,近年来它们被统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(SERM)。 在乳腺,注意啊,是在乳腺,它们在别的组织还有别的作用,所以叫“调节剂”,它们会和雌激素受体结合,但是不激活癌细胞。就像一把假钥匙,可以插进锁孔,但是开不开锁,还把这把锁占住了,让真钥匙插不进来,开不了锁。那么癌细胞长期没有真的雌激素的刺激,就没法生长,久而久之,甚至就死掉了。当然,锁有很多把,真钥匙假钥匙混在一起去开,就总有被真钥匙开的锁,或者说这个假钥匙寿命到了,掉下来了,下一次就被真钥匙替换了,这也是有可能的。 那就有人说了,那我把钥匙拿走不就得了,非常正确,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二类药物,针对雌激素,也就是钥匙的,也就是芳香化酶抑制剂,就是医生常说的AI类药物。这类药物目前也有三个,来曲唑、阿那曲唑、依西美坦,这三个药物的作用方式稍有差别,咱们暂且不表,先说一说他们共同的作用靶点,芳香化酶。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来源有两个,一个是卵巢直接分泌雌激素,另一个是脂肪、肝脏、肌肉这些组织会把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。绝经前,卵巢来源的雌激素是占绝对优势的,但是,年岁越来越大,卵巢功能越来越低,直至完全衰退,绝经了,第二条途径就是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唯一来源了。芳香化酶就是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这个过程的关键酶,我把它抑制了,就相当于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了,也就是身体不生产钥匙了,那自然癌细胞上的锁就开不开了。 这时可能有人要提问了,那岂不是说绝经前女性用这个药就没用?当然,原理上来讲直接用确是是没用的,不过我们有辅助的卵巢抑制剂,就是患者朋友们经常提到了“肚皮针”“手臂针”,戈舍瑞林或者亮丙瑞林,把卵巢功能抑制住,人为形成一个绝经状态,这时候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就有用了。 最后,我们再来谈谈针对锁,也就是雌激素受体的药物,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(SERD),目前就一种,氟维司群。它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和雌激素结合,促进雌激素的降解。等于说这个钥匙不光是假钥匙,还是破坏力极强的假钥匙,跟之前那种只是开不开锁的假钥匙不一样,一插进锁孔,就把这个锁给弄坏了,真钥匙插不进来了,而且它不光把锁弄坏了,还发警报,让锁匠把这个锁给卸了。 好了,三种药物介绍完了,有患者朋友要问了,那为啥咱们不能3种药一起用,或者用我觉得作用更好更强的那种啊。那是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并不一样,所处的疾病阶段不一样,复发的风险也有高有低,而每种药物都有它的作用方式、适用人群,更有它的副作用,选什么药,是乳腺肿瘤医生根据病情和临床证据做出的专业判断,不能一概而论。杀鸡非要用宰牛刀,不光没有必要,可能还会切到手。 相信专业,配合治疗,乐观面对,是我们面对癌症时所能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。 最后祝大家在抗击乳腺癌的道路上轻轻松松。